[1] |
文康, 李和章, 马壮, 高丽红, 王富耻, 李文智.
光斑尺寸对连续激光辐照铝合金温度响应影响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20, 13(5): 1023-1031.
doi: 10.37188/CO.2020-0022
|
[2] |
李代林, 杨丹, 崔纪琨, 王宁, 朱化凤.
连续激光辐照下的TiO2薄膜热传导性质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3): 628-637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3.0628
|
[3] |
刘河山, 高瑞弘, 罗子人, 靳刚.
空间引力波探测中的绝对距离测量及通信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3): 486-492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3.0486
|
[4] |
乔凯, 黄石生, 智喜洋, 孙晅, 赵明.
光学卫星在轨动态场景实时匹配方法及试验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3): 575-586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3.0575
|
[5] |
乔铁英, 蔡立华, 李宁, 李周, 李成浩.
基于红外辐射特性系统实现对面目标测量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5): 804-811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5.0804
|
[6] |
吴闻迪, 余婷, 陶蒙蒙, 李兴冀, 叶锡生.
掺铥光纤γ射线辐照效应实验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4): 610-614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4.0610
|
[7] |
刘国栋, 方伟, 宋宝奇, 叶新, 王凯.
太阳辐射计的衍射效应修正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5): 851-859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5.0851
|
[8] |
魏素, 肖君, 魏秀东, 卢振武, 王肖.
太阳能聚焦光斑能流密度测量方法评估
. 中国光学,
2016, 9(2): 255-262.
doi: 10.3788/CO.20160902.0255
|
[9] |
聂山钧, 郭劲, 邵俊峰, 王挺峰, 汤伟.
激光辐照下镀铬介质高吸收镜的热变形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1): 84-90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1.0084
|
[10] |
殷延鹤, 乔彦峰, 蔡盛, 乔冠宇.
柱透镜组在小角度测量中的应用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5): 832-839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5.0832
|
[11] |
杨飞, 金光, 谢金华, 邱振戈, 曲宏松, 贺小军.
基于在轨成像物理机理的立体测绘相机建模与仿真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6): 971-979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6.0971
|
[12] |
王珣, 金春水, 匡尚奇, 喻波.
极紫外光学器件辐照污染检测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1): 79-88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1.079
|
[13] |
蒋红玫, 杨博思, 李贺龙, 徐淮良.
稀土原子与离子的自然辐射寿命测量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5): 660-669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5.0660
|
[14] |
陶蒙蒙, 杨鹏翎, 刘卫平, 吴勇, 武俊杰, 叶锡生.
高能激光辐照下光纤布拉格光栅响应特性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5): 544-549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5.0544
|
[15] |
蔡红星, 胡馨月, 李昌立, 谭勇, 徐立君, 毕娟, 张喜和.
强激光毁伤过程的热辐射谱测量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3): 277-282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3.0277
|
[16] |
王红睿, 王玉鹏.
用于测量太阳总辐射的空间辐射计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6): 555-565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6.0555
|
[17] |
焦路光, 赵国民, 江厚满.
切向气流作用下激光对典型金属靶的辐照效应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1): 77-81.
|
[18] |
王红睿, 方伟.
自动寻日的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3): 252-258.
|
[19] |
高雁, 刘洪波, 王丽.
太阳模拟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2): 104-111.
|
[20] |
张国玉, 吕文华, 贺晓雷, 徐 亮, 徐熙平.
太阳模拟器辐照均匀性分析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1): 41-4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