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罗秀娟, 刘辉, 张羽, 陈明徕, 兰富洋.
地球同步轨道暗弱目标地基光学成像技术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4): 753-766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4.0753
|
[2] |
吕世良, 刘金国, 王晓茜.
对地观测高分辨率TDICCD相机调焦控制系统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6): 1013-1019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6.1013
|
[3] |
明名, 吕天宇, 吴小霞, 郝亮, 赵金宇.
大气色散对4m望远镜成像分辨力的影响与校正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5): 814-822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5.0814
|
[4] |
邓永停, 李洪文, 王建立.
大型望远镜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6): 895-908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6.0895
|
[5] |
蔡浩原.
高分辨率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5): 691-700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5.0691
|
[6] |
高文, 朱明, 贺柏根, 吴笑天.
目标跟踪技术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3): 365-375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3.0365
|
[7] |
于树海, 王建立, 董磊, 刘欣悦, 王国聪.
基于非均匀周期采样的傅里叶望远镜时域信号采集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3): 395-401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3.0395
|
[8] |
张景旭.
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结构技术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4): 327-336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4.0327
|
[9] |
董磊, 王斌, 刘欣悦.
多光束傅里叶望远镜的关键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5): 440-445.
|
[10] |
蔡禾, 郭雪娇, 和挺, 潘锐, 熊伟, 沈京玲.
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3): 209-222.
|
[11] |
韩昌元.
近代高分辨地球成像商业卫星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3): 201-208.
|
[12] |
孔令胜, 南敬实, 荀显超, .
平面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2): 112-118.
|
[13] |
王淑荣, 李福田, 曲艺.
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与发展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1): 17-22.
|
[14] |
张景旭.
国外地基光电系统空间目标探测的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1): 10-16.
|
[15] |
曲宏松, 金光, 张叶.
“NextView计划”与光学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6): 467-476.
|
[16] |
张 鹏, 金 光, 石广丰, 齐迎春, 孙小伟, .
空间薄膜反射镜的研究发展现状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2): 91-101.
|
[17] |
巩岩, 张巍.
光刻曝光系统的现状及发展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25-35.
|
[18] |
.
空间光学的发展与波前传感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13-24.
|
[19] |
刘华, 卢振武, 朱瑞, 张洪鑫.
聚光光伏系统的发展及未来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49-56.
|
[20] |
于前洋, 曲宏松.
实现同步轨道(GEO)高分辨力对地观测的技术途径(上)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1-1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