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邱宏伟, 金春水, 于杰, 刘钰, 张海涛, 王丽萍, 孙诗壮.
变步长搜索的计算全息图编码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20, 37(): 1-7.
doi: 10.37188/CO.2020-0124
|
[2] |
刘铭鑫, 张新, 王灵杰, 史广维, 吴洪波, 付强.
压缩感知光谱成像技术的编码孔径与探测器匹配优化
. 中国光学,
2020, 13(2): 290-301.
doi: 10.3788/CO.20201302.0290
|
[3] |
王建华, 杨延西.
基于彩色编码光栅投影的双N步相移轮廓术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3): 616-627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3.0616
|
[4] |
陈健, 王伟国, 刘廷霞, 张振东.
美军新型机载光电瞄准系统工作原理分析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6): 777-782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6.0777
|
[5] |
张磊, 刘硕, 崔铁军.
电磁编码超材料的理论与应用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1): 1-12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1.0001
|
[6] |
于洋, 崔新宇, 桑爱军, 陈绵书, 陈贺新, 李晓妮.
快速Walsh变换与多视角视频编码
. 中国光学,
2016, 9(2): 234-240.
doi: 10.3788/CO.20160902.0234
|
[7] |
董静, 万秋华, 于海, 卢新然.
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误码自动检测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16, 9(6): 695-703.
doi: 10.3788/CO.20160906.0695
|
[8] |
黄龙, 潘年, 马文礼, 黄金龙.
拼接式编码器测角误差分析及试验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3): 464-470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3.0464
|
[9] |
于海, 万秋华, 王树洁, 卢新然, 杜颖财.
编码器动态检测系统高实时性高精度角度基准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3): 447-455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3.0447
|
[10] |
董静, 万秋华, 赵长海, 于海, 梁立辉.
光电编码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5): 755-767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5.0755
|
[11] |
王亚洲, 万秋华, 杜颖财, 李俊峰, 卢新然.
光电编码器单莫尔条纹测速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6): 1044-1050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6.1044
|
[12] |
王军.
基于谱间和帧内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超光谱图像无损压缩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6): 863-867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6.863
|
[13] |
吴海滨, 唐莎猷, 程浩, 王会, 于晓洋.
编码光系统的颜色耦合与颜色失衡校正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4): 521-528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4.0521
|
[14] |
潘年, 马文礼.
拼接式钢带光栅编码器测角误差分析与修正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5): 788-794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5.0788
|
[15] |
孙树红, 赵长海, 万秋华, 李艳茹.
小型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4): 600-606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4.0600
|
[16] |
方超.
相位板装配倾斜对波前编码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影响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6): 617-621.
|
[17] |
李桂菊.
利用DSP底层结构提高MPEG-4编码的实时性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5): 461-467.
|
[18] |
孙莹, 王树洁, 万秋华, 李清安, 范蕾.
CAN总线技术在光电编码器中的应用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4): 346-351.
|
[19] |
赵 柱, 续志军, 王显军, .
基于运动控制技术的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2): 134-139.
|
[20] |
续志军, 洪喜, 于欣.
利用神经网络提高编码器精度的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62-6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