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文舟, 范晨, 胡小平, 何晓峰, 张礼廉.
多尺度奇异值分解的偏振图像融合去雾算法与实验
. 中国光学,
2021, 14(2): 1-9.
doi: 10.37188/CO.2020-0099
|
[2] |
黄鹤, 李昕芮, 宋京, 王会峰, 茹锋, 盛广峰.
多尺度窗口的自适应透射率修复交通图像去雾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6): 1311-1320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6.1311
|
[3] |
王琪, 梁静秋, 梁中翥, 吕金光, 王维彪, 秦余欣, 王洪亮.
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1): 92-99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1.0092
|
[4] |
郑爱仙, 张晓龙, 刘小龙.
核酸功能化纳米探针在细胞荧光成像中的应用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3): 363-376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3.0363
|
[5] |
贺宇, 王岭雪, 蔡毅, 周星光, 薛唯, 姜杰, 刘福平, 李洪兵, 陈骥, 罗永芳, 李茂忠.
折反射周视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5): 681-698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5.0681
|
[6] |
褚旭红, 赵跃进, 董立泉, 刘明.
集成式光读出FPA红外成像系统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6, 9(5): 588-595.
doi: 10.3788/CO.20160905.0588
|
[7] |
段佩华, 张继森, 张立国, 任建岳, 骆永石, 吕少哲.
YAG粉末材料中Cr3+敏化的Yb3+近红外发光性质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4): 603-607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4.0603
|
[8] |
徐明飞, 黄玮.
基于同心球透镜的四镜头探测器阵列拼接成像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6): 936-941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6.0936
|
[9] |
王飞, 戢运峰, 冯刚, 徐作冬, 邵碧波.
红外焦平面阵列非线性校正曲线测量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1): 144-149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1.0144
|
[10] |
白瑜, 廖志远, 李华, 程习敏, 邢廷文, 蒋亚东.
硫系玻璃在现代红外热成像系统中的应用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3): 449-455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3.0449
|
[11] |
陈莹, 朱明.
多子直方图均衡微光图像增强及FPGA实现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2): 225-233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2.0225
|
[12] |
王飞.
实时激光三维成像焦平面阵列研究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3): 297-305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3.0297
|
[13] |
吴笑天, 鲁剑锋, 贺柏根, 吴川, 朱明.
雾天降质图像的快速复原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6): 892-899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6.892
|
[14] |
王锐.
激光红外主被动复合导引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4): 536-543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4.0536
|
[15] |
赵建川, 王弟男, 陈长青, 郭劲.
红外激光主动成像和识别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5): 795-802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5.0795
|
[16] |
李洪法, 薛旭成, 郭永飞, 朱宏殷.
双抽头CCD图像整合优化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1): 42-47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1.0042
|
[17] |
赵丽丽, 王挺峰, 孙文涛, 郭劲.
无线激光通信协议的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6): 639-647.
|
[18] |
李渊渊, 孟伟.
一种用硬件实现的Bayer格式图像恢复算法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6): 538-542.
|
[19] |
于洪涛, 丁铁夫, 郑喜凤, 李爽, 尹柱霞.
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光纤转换器的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4): 352-357.
|
[20] |
陈少杰, 唐玉国, 巴音贺希格, 李延超, 于宏柱, 崔继承.
高速便携式近红外光栅光谱仪光电系统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4): 322-32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