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吕博, 冯睿, 寇伟, 刘伟奇.
折反射式空间相机光学系统设计与杂散光抑制
. 中国光学,
2020, 13(4): 822-831.
doi: 10.37188/CO.2019-0036
|
[2] |
王琪, 梁静秋, 梁中翥, 吕金光, 王维彪, 秦余欣, 王洪亮.
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1): 92-99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1.0092
|
[3] |
于潇, 姚园, 徐正平.
采用APD阵列的共口径激光成像光学系统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6, 9(3): 349-355.
doi: 10.3788/CO.20160903.0349
|
[4] |
明名, 吕天宇, 吴小霞, 郝亮, 赵金宇.
大气色散对4m望远镜成像分辨力的影响与校正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5): 814-822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5.0814
|
[5] |
邓永停, 李洪文, 王建立.
大型望远镜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6): 895-908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6.0895
|
[6] |
刘磊, 马军, 郑玉权.
空间微重力下离轴三反相机离焦范围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2): 320-325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2.0320
|
[7] |
曹小涛, 孙天宇, 赵运隆, 王栋, 郭权锋.
空间大口径望远镜稳像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5): 739-748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5.0739
|
[8] |
李宗轩, 金光, 张雷, 孔林.
3.5 m口径空间望远镜单块式主镜技术展望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4): 532-541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4.0532
|
[9] |
李广泽, 孔德柱, 刘金国.
宽覆盖型光学遥感相机侧摆像移速度计算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5): 750-758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5.0750
|
[10] |
刘炳强, 张帆, 李景林, 许艳军, 孙斌.
空间相机调焦机构运动同步性误差分析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6): 946-951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6.946
|
[11] |
刘巨.
太阳同步圆轨道空间相机瞬态外热流计算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2): 148-153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2.0148
|
[12] |
巩盾, 田铁印, 王红.
温度环境下空间遥感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检测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6): 602-609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6.0602
|
[13] |
郭亮, 吴清文, 曹启鹏, 颜昌翔, 陈立恒, 王领华, 刘伟毅.
空间相机电控机箱的热设计及仿真分析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2): 129-138.
|
[14] |
张新洁, 王树清, 颜昌翔.
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的设计与分析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5): 462-466.
|
[15] |
梁九生, 吴清文, 黄涛.
基于LabVIEW的空间相机试验测控系统设计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2): 133-139.
|
[16] |
王淑荣, 李福田, 曲艺.
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与发展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1): 17-22.
|
[17] |
黄涛, 吴清文, 梁九生, 余飞, 黎明.
空间相机接触热阻的计算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4): 334-339.
|
[18] |
李创, 王炜, 樊学武.
基于带状弹簧的空间望远镜精密展开技术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2): 85-90.
|
[19] |
任百川, 钟 兴, 金 光.
采用负折射率材料提高空间望远镜分辨率的理论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3): 184-189.
|
[20] |
.
空间光学的发展与波前传感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13-2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