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霖伟, 陈智辉, 杨毅彪, 费宏明.
纳流通道-谐振腔耦合结构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
. 中国光学,
2021, 14(1): 145-152.
doi: 10.37188/CO.2020-0076
|
[2] |
李向军, 候小梅, 程钢, 裘国华, 严德贤, 李九生.
基于柔性基底动态调焦石墨烯超表面聚焦反射镜的仿真研究(超构表面2.0征稿)
. 中国光学,
2021, (2): 1-10.
doi: 10.37188/CO.2020-0171
|
[3] |
陆冬筱, 房文汇, 李玉瑶, 李金华, 王笑军.
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20, 13(5): 919-935.
doi: 10.37188/CO.2020-0037
|
[4] |
蔡怀宇, 张玮茜, 陈晓冬, 刘珊珊, 韩晓艳.
眼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4): 731-740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4.0731
|
[5] |
马光辉, 张家斌, 张贺, 金亮, 王灌鑫, 徐英添.
金属等离子激元调控Fabry-Perot微腔谐振模式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3): 649-662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3.0649
|
[6] |
乔凯, 黄石生, 智喜洋, 孙晅, 赵明.
光学卫星在轨动态场景实时匹配方法及试验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3): 575-586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3.0575
|
[7] |
田晓, 张俊, 黄宝玉, 杨航, 现嘉裕.
用于超冷原子囚禁的一体式结构三维光晶格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6): 1295-1302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6.1295
|
[8] |
王志乐, 王著元, 宗慎飞, 崔一平.
微流控SERS芯片及其生物传感应用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3): 513-530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3.0513
|
[9] |
张磊, 刘硕, 崔铁军.
电磁编码超材料的理论与应用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1): 1-12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1.0001
|
[10] |
尼启良.
使用曲面微通道板和感应电荷位置灵敏阳极的软X射线-极紫外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5): 847-872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5.0847
|
[11] |
张检发, 袁晓东, 秦石乔.
可调太赫兹与光学超材料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3): 349-364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3.0349
|
[12] |
马庆坤, 乔彦峰, 王晓明, 高慧斌, 安雪晶.
基于光学测量手段实时动态测量 船体水平姿态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2): 189-193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2.0189
|
[13] |
匡尚奇.
超冷原子中的拉曼增益光栅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5): 464-469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5.0464
|
[14] |
贾继奎, 侯兰香.
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的电磁感应光透明现象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4): 430-435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4.0430
|
[15] |
张岩, 张晓航, 张宇, 崔淬砺, 国秀珍, 吴金辉.
冷铷原子样品中高效静态光信号的生成与调制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2): 143-147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2.0143
|
[16] |
卫耀伟, 刘志超, 陈松林.
TiO2/Al2O3薄膜的原子层沉积和光学性能分析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2): 188-195.
|
[17] |
国秀珍, 侯丽新, 尹昭泰, 吴金辉.
冷原子介质中基于相干诱导高反射带和 高透射带的全光路由控制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4): 355-362.
|
[18] |
陈晓苹, 王朋, 李俊峰, 宣斌, 宋淑梅, 谢京江.
玻璃质光学元件表面微裂纹的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4): 318-324.
|
[19] |
王荣, 姜云, 范云飞, 康智慧, 王海华, 高锦岳.
固体材料中原子相干效应的研究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2): 93-103.
|
[20] |
陈建华, 朱明, 黄德天.
数字微镜器件动态红外场景投影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4): 325-33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