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吕强, 王玮, 刘兆武, 宋莹, 姜珊, 刘林, 巴音贺希格, 李文昊.
五维自由度衍射光栅精密测量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20, 13(1): 189-202.
doi: 10.3788/CO.20201301.0189
|
[2] |
王军民, 白建东, 王杰英, 刘硕, 杨保东, 何军.
瓦级319nm单频连续紫外激光的实现及铯原子单光子Rydberg激发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4): 701-718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4.0701
|
[3] |
田晓, 张俊, 黄宝玉, 杨航, 现嘉裕.
用于超冷原子囚禁的一体式结构三维光晶格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6): 1295-1302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6.1295
|
[4] |
胡琪, 王喆, 刘洪顺, 薛智文, 邓家春.
基于单次傅里叶变换的分段衍射算法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4): 568-575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4.0568
|
[5] |
刘国栋, 方伟, 宋宝奇, 叶新, 王凯.
太阳辐射计的衍射效应修正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5): 851-859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5.0851
|
[6] |
王雪飞, 卢振武, 王泰升, 鱼卫星.
超表面上表面等离激元波的光栅衍射行为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18, 11(1): 60-73.
doi: 10.3788/CO.20181101.0060
|
[7] |
李瑶, 杨甬英, 王晨, 陈元恺, 陈晓钰.
点衍射干涉检测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4): 391-414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4.0391
|
[8] |
吕强, 李文昊, 巴音贺希格, 柏杨, 刘兆武, 王玮.
基于衍射光栅的干涉式精密位移测量系统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1): 39-50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1.0039
|
[9] |
易鑫, 汪之国, 夏涛, 徐迪, 杨开勇.
核磁共振陀螺中原子气室温度场的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16, 9(6): 671-677.
doi: 10.3788/CO.20160906.0671
|
[10] |
杨虹, 黄远辉, 龚昌妹, 吴腾飞, 邵晓鹏.
散射介质超衍射极限技术研究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1): 1-25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1.001
|
[11] |
蒋红玫, 杨博思, 李贺龙, 徐淮良.
稀土原子与离子的自然辐射寿命测量
. 中国光学,
2013, 6(5): 660-669.
doi: 10.3788/CO.20130605.0660
|
[12] |
张梅, 耿征.
应用折-衍射元件校正人眼色差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5): 525-530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5.0525
|
[13] |
张岩, 张晓航, 张宇, 崔淬砺, 国秀珍, 吴金辉.
冷铷原子样品中高效静态光信号的生成与调制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2): 143-147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2.0143
|
[14] |
国秀珍, 侯丽新, 尹昭泰, 吴金辉.
冷原子介质中基于相干诱导高反射带和 高透射带的全光路由控制
. 中国光学,
2011, 4(4): 355-362.
|
[15] |
喻波.
Mo/Si多层膜小角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6): 623-629.
|
[16] |
曹艳波, 艾华.
亚波长闪耀光栅矢量衍射效率计算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6): 679-683.
|
[17] |
曲艺.
真空紫外波段光栅二级衍射效率测量装置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6): 566-571.
|
[18] |
吴金辉, 谷开慧, 国秀珍, 韩颖.
相干诱导冷原子微腔中的动态光存储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4): 343-347.
|
[19] |
王荣, 姜云, 范云飞, 康智慧, 王海华, 高锦岳.
固体材料中原子相干效应的研究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2): 93-103.
|
[20] |
徐福全, 金陆, 李文昊, 裴舒, 巴音贺希格, 齐向东.
曝光系统离焦对平面全息光栅衍射波前的影响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57-6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