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程旭, 刘保生, 张红彩.
美洛昔康与溶菌酶作用机制的光谱分析及理论模建研究
. 中国光学,
2020, 13(2): 354-362.
doi: 10.3788/CO.20201302.0354
|
[2] |
高升, 王巧华.
基于可见/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的红提糖度和含水率无损检测
. 中国光学,
2020, 13(6): 1-13.
doi: 10.37188/CO.2020-0085
|
[3] |
孙桂芳, 王雅丽, 孟现柱, 史强, 杨冰.
Na5[B2P3O13]晶体的紫外-远红外光谱分析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5): 1118-1123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5.1118
|
[4] |
郭帅, 苏杭, 黄星灿, 刘剑.
光学无创血糖浓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19, 12(6): 1235-1248.
doi: 10.3788/CO.20191206.1235
|
[5] |
朱晓睿, 卢伟业, 饶雨舟, 李越胜, 卢志民, 姚顺春.
TDLAS直接吸收法测量CO2的基线选择方法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4): 455-461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4.0455
|
[6] |
李安, 邵秋峰, 刘瑞斌.
新型便携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7, 10(4): 426-437.
doi: 10.3788/CO.20171004.0426
|
[7] |
邓永停, 李洪文, 王建立.
大型望远镜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5, 8(6): 895-908.
doi: 10.3788/CO.20150806.0895
|
[8] |
高文, 朱明, 贺柏根, 吴笑天.
目标跟踪技术综述
. 中国光学,
2014, 7(3): 365-375.
doi: 10.3788/CO.20140703.0365
|
[9] |
陈星旦, 高静, 丁海泉.
论无创血糖监测的红外光谱方法(特邀)
. 中国光学,
2012, 5(4): 317-326.
doi: 10.3788/CO.20120504.0317
|
[10] |
韩昌元.
近代高分辨地球成像商业卫星
. 中国光学,
2010, 3(3): 201-208.
|
[11] |
孔令胜, 南敬实, 荀显超, .
平面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2): 112-118.
|
[12] |
于前洋, 曲宏松.
实现同步轨道(GEO)高分辨力对地观测的技术途径(下)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1): 1-9.
|
[13] |
张 鹏, 金 光, 石广丰, 齐迎春, 孙小伟, .
空间薄膜反射镜的研究发展现状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2): 91-101.
|
[14] |
王淑荣, 李福田, 曲艺.
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与发展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1): 17-22.
|
[15] |
张景旭.
国外地基光电系统空间目标探测的进展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1): 10-16.
|
[16] |
曲宏松, 金光, 张叶.
“NextView计划”与光学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09, 2(6): 467-476.
|
[17] |
巩岩, 张巍.
光刻曝光系统的现状及发展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25-35.
|
[18] |
.
空间光学的发展与波前传感技术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13-24.
|
[19] |
于前洋, 曲宏松.
实现同步轨道(GEO)高分辨力对地观测的技术途径(上)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1-12.
|
[20] |
刘华, 卢振武, 朱瑞, 张洪鑫.
聚光光伏系统的发展及未来趋势
. 中国光学,
2008, 1(1): 49-56.
|